盘锦市深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网格化建设构建精准执法新格局
盘锦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以执法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深入贯彻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决策部署,创新机制、精准施策,通过“传帮带”机制,从执法流程规范、案件办理技巧、应急处置方法等方面对县区基层执法人员开展定向帮扶,使基层执法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执法技能得到较大提升,在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专题推进,明确工作方向
7月2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侯军主持召开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网格工作专题会议。会上全面听取了关于企业环境隐患排查、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群众信访问题处置、上级督办问题整改等核心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并系统性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高位谋划,靶向破解难题
自年初以来,市局党组将网格化执法监管列为年度核心任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网格执法工作情况。聚焦基层执法能力薄弱、监管效能不足等突出问题,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创新构建“市级统筹、县区联动、网格兜底”三级管理架构,选派12名副科级业务骨干兼任县区网格负责人,通过结对帮扶、实操教学,开展执法流程规范、疑难案件攻坚、应急处置演练等系统化培训,实现了基层执法队伍素质与办案质效双提升。
创新机制,精细高效监管
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市执法队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一企一档”动态数据库,全面采集生产工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排污许可执行等核心数据,对企业实现污染源精准画像。推动执法资源下沉,使监管模式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防控,切实打通了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
强化协同,凝聚联动合力
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网格化建设是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改革的关键举措,对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市局党组成员连续参与网格工作调度会议,彰显对网格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全域覆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网络,推动执法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监管手段从“粗放式巡查”向“精细化管控”升级,有效破解基层执法力量分散、效能不足的难题。
下一步,市执法队将持续完善“党组统筹决策、市队跟踪督办、网格精准落实”三级联动机制,推动监管力量、执法资源向基层倾斜,全力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执法新格局,为守护盘锦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坚实执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