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延伸产业链 打造水稻循环经济新模式
- 发布日期:2025-03-13
- 浏览次数:44
作为盘锦市“无废城市”建设典型,益海嘉里盘锦企业群不断创新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深加工技术将水稻产业链延伸至高附加值产品,做到“吃干榨尽”,带动粮油全产业链升级和延伸的同时,打造水稻循环经济新模式。
在很多传统粮食加工企业,大米是唯一产品,稻壳和米糠等都被废弃。但在益海嘉里,通过科技创新,稻谷不仅化身为品牌大米,还将加工水稻的副产品作为原料进行再加工,提取米糠蜡、米硒粉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应用于食品专用油脂、油脂化工以及化妆品等行业;利用稻壳燃烧发电,稻壳灰制取活性炭和白炭黑,作为生产轮胎的补强剂。
目前,益海嘉里盘锦企业群每年加工水稻40多万吨,产出稻壳8万吨左右。公司利用产出的稻壳发电量每年1100万千瓦时,按照国家标准计算,每年累计约替代3.24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97万吨,降低了能耗,推动企业群绿色低碳发展。
稻壳燃烧后产生的稻壳灰还将被制取活性炭和白炭黑,成为绿色环保轮胎的原料,这是益海嘉里水稻循环经济模式的最后一环,也是技术难度和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项成果。
从稻谷、稻米、再到米糠油,从稻壳燃烧发电到稻壳灰形成的轮胎添加剂,益海嘉里的水稻循环产业模式,真正实现了从传统粗放型大米加工模式向精深加工以及副产品高效节能利用的“吃干榨尽”式加工模式的转变,极大提升了稻米产品的附加价值,同时“变废为宝”,为绿色创新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
信息来源:盘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