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重重!警惕生态安全领域“黑手”
- 发布日期:2024-05-14
- 浏览次数:162
国家安全部近日披露,近年来,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或基金会,打着“项目调查研究”“生态治理保护”的旗号,非法采集、窃取我国重要自然保护区的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给我国家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例如在一起案件中,自称某国教授的境外人员在我国某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林场等地,安装了多个所谓用于“考察生态环境”的仪器设备,建立多处小型观测试验场,非法大量采集了我国重要自然保护区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
在另一起案件中,某所外国高校在境外非政府组织支持下,与我国西南地区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管理单位开展所谓自然生态领域科研“项目合作”,并采取利益拉拢、色情引诱等方式将我方人员拉拢“下水”,指使、胁迫其配合非法窃取我国自然保护区各类敏感数据。
深入调查发现,该境外非政府组织背景复杂,实为某西方大国以开展项目合作为掩护,在未经我国任何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非法搜集、窃取我国自然保护区核心敏感数据资源,并通过违规在我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安装气象站、布设红外相机设备、开展GPS测绘、窃取我国涉密电脑资料等方式,获取我国重要自然保护区大量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及图片资料并向境外传输,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除了窃取自然保护区敏感数据,近年来,非法搜集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案件也时有发生。2020年4月,有群众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称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外籍人员非法挖掘采集我国重点保护物种。国家安全机关迅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核查处置,将正在自然保护区内盗采珍稀野生植物的外籍人员当场抓获。经查,该外籍人员受境外机构指使,非法挖掘采集上千种野生植物物种标本和种子样本,以非法渠道运往境外近两千次,交易流水近百万元,非法获利数十万元。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各类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生态安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一样,都是事关大局、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安全领域。近年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担负起维护生态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有效防范化解各项风险挑战,全面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但同时也要看到,在生态环境数据安全管理与防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方面,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工作。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重要敏感生态环境数据、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一旦落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手中,将给我国生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生态安全依靠人民,生态安全人人共享。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如发现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应积极通过各种举报渠道反映,为守护我国生态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